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机构首页 >> 正文

    “当代中国的国际定位”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1日

      

       

     

     

        2009年11月14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主办的“当代中国的国际定位”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我校副校长张桂琳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外交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和多位专家学者。此外,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现代国际关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出版单位的多位主编也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我校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桂琳教授、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周剑主任以及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李义虎教授分别致辞。张桂琳副校长在致词中首先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她向各位学者介绍了我校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对多年来各位专家学者对于中国政法大学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进行中国国际定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外交部周剑主任随后指出,2009年最突出的特点是危机和变革并存,各国已从合作应对危机转化到争夺后危机时代的制高权和领导权,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的国际定位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李义虎副会长高度肯定了会议的重要性,并对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与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的长期合作表示赞赏。

        在热烈的开幕式之后,蔡拓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时殷弘教授和复旦大学陈玉刚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当代中国国际定位的若干思考”、“时代特征、中国崛起和晚近根本事态”及“全球关系与全球秩序”的主题发言。蔡拓教授首先阐述了当代中国进行国际定位的急迫性与尖锐性,主张从中国实力的现状与评估、中国与现有国际体系及国际秩序的关系、中国自身的特质与价值追求以及中国对外关系的优势与着力点四个维度进行研究,并深刻分析了影响当代中国国际定位的相关问题。时殷弘教授则从国际关系史和国际权势分布结构的角度首先界定了当今世界的基本格局和基本潮流,随后剖析了中国崛起的战略机遇和必要条件,认为中国在进行国家定位时应更多地考虑到为世界提供历史性创新,即在全面发展、社会正义、生态保护和国际公正秩序等方面为全球做出贡献。陈玉刚教授则认为在当今全球关系的重要性正在超越国际关系的情况下,中国的国家定位应该具有全球的视野和情怀,应明晰中国在建立全球秩序中的目标和战略,贡献中国的全球秩序思想。

        在随后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中国国际定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当代中国国际定位的症结与主要内容”、 “国际定位的基本理论与相关问题”三个专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始终充满着浓烈的学术氛围,各位专家学者都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就研讨会的核心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最后,蔡拓教授作了会议总结,并倡导以理想主义观照下的现实主义为原则,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的国际定位的问题。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根据蔡拓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战略定位与建设性作用研究”所确定的,极富时代性和现实性。今年,蔡拓教授已两次被邀请参加外交部召开的专家研讨会,就全球问题的新特点及其中国的战略定位发表意见。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既有力推动了课题的研究,又是我校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大力加强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充分展示了我校在国际关系和全球化研究等领域中的优势和特色地位,同时也扩大了我校国际关系学科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在该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中国政法大学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