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全球学学科建设与学生培养会议”研讨会于北京市北邮科技酒店举办。全球所全体师生针对全球化和全球问题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教授做了主旨发言,他首先回顾了全球所建所11年来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包括全球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建立、两个国家重大课题、北京市重大课题、众多横向课题以及众多校级项目、发表《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成果,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连续6届的成功举办,全球治理课程班的顺利开展,英国著名学者赫尔德的成功来访等。上述成果在学术界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后他对全球所的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等工作做出了明确的阐述与分析。在学科建设上,蔡拓教授认为全球所应坚持全球学学科理论的研究,坚持基础研究型和学术研究型的角色定位,全球化、全球治理、世界主义三个领域是全球所的重点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学科点的建设和学生培养工作、世界主义思想的研究、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的建设、全球治理课程的建设等相关内容都应该是全球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对于全球所自身的建设,蔡拓教授提出了要求,随着全球所机构规模的扩大,全球所的行政运行机制应该规范化,以保证全球所高效有序的运行;教师队伍应秉持高素质、高品格的标准,坚守社会的良心,塑造学术执着、学术良知的品格,坚持独立、自主的研究。他特别强调,研究所务必坚持四多四少的精神与原则,即多些世界主义少些国家主义,多些学术视角少些政治偏好,多些独立人格少些谋士情结,多些责任意识少些功利考量。
在学生培养方面,蔡拓教授认为学生培养的目标是德才兼备、强化人文素质、塑造学生品格、给予学生启发;在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上培养学生的学术视野、学术能力、学术思维和学术表达;要求学生掌握全球化、全球治理、世界主义等专业知识。此外,蔡拓教授重点强调了师生间的关系,指出师生关系已经成为了国内学术界的大问题,应该坚持在人格与尊严上,师生是平等的;学业上,师生之间是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知识和追求上,师生应积极对话、携手共进;生活上,师生应相互关心。同时学生应以学习为本,增加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在蔡拓教授发言完毕之后,全球所的其余老师依次发言。刘贞晔教授重点强调做学问不要跟风,要做大学问和真学问,坚持自我,不要受社会上的诱惑。课程教学上要精,打造全国性的一流学科,要有标志性的成果;耿协峰教授认为,全球所处于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期,国际政治学科目前面临着全球化的转向,如何将国际政治与全球学进行结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强调学术上要规范,论文要有论文的样子,坚决杜绝抄袭等行为;杨昊讲师强调,应该坚持自我,不要被外界环境影响,“传道、授业、解惑”要身体力行,为全球所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迟永讲师回顾了来全球所整一年的经历,表示要继续思考从学生到教师这个身份的转化,提高竞争意识,提升自我素质与能力;吕志学老师非常感谢全体全球所师生在行政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要继续为全球所的发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全球所的全体学生也从学生的角度对全球所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包括应该强化专业英语课、制定每周的读写计划、课程设置上应该更加多元、引进更多的学术讲座、做好学术上的传承、完善读书会制度、重视研究方法相关问题、增加全球所及专业的对外宣传、倡导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等等。
蔡拓教授对上述建议做出了回应,表示会按照学生们的建议继续推进全球所的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工作。认为此次会议很成功,这个机制非常好,应长期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