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机构首页 >> 正文

    第四届全国高校“全球治理概论”课程教学研修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6日


    20201122日,“博雅大学堂”——第四届全国高校“全球治理概论”课程教学研修班在西安交通大学南洋大酒店隆重举办。本次研修班由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处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由西安交通大学亚欧研究中心承办,由北京大学出版社联系蔻享学术网站进行网上直播,为期一天。本次研修班邀请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名誉所长蔡拓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吴志成教授,香港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西安交通大学讲座教授方伟晶教授进行授课。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50多位青年教师到场参加,还有100多位教师在线上同步学习。



    研修班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亚欧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旭副教授主持,他代表主办方对与会专家和各位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朱旭副教授认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加剧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传统、非传统全球性问题相互叠加,全球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凸显;此次研修班在当前第二波疫情正在反扑的情况下举行,恰逢其时,希望研修班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为全球治理知识的传播、全球意识的觉醒、全球治理政策的制定、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添砖加瓦,贡献智慧。

    开幕式上,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名誉所长蔡拓教授发表开班致辞,对西安交通大学在疫情特殊情况下承办此次研修班表示感谢。他强调,在全球化新形势下,认清全球治理的地位和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前高校全球化、全球治理研究方兴未艾,中国政法大学作为最早设立全球学专业的先行者,愿意继续推动该专业在我国高校的蓬勃发展,如今全球学已正式列入教育部公布的最新交叉学科目录,学科地位获得肯定,因此他对高校大范围开设全球治理课程,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素质人才表达了期待,同时也希望今后学者们能够加大研究全球治理理论问题的力度,推进全球治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全国高校“全球治理概论”课程教师研修班已成功举办三届,为传播全球治理的基本知识、培养高校全球治理师资队伍、推动全球治理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彰显了全球治理特殊的重要性,此次研修班在疫情背景下召开也必然具有特殊的意义,预祝此次研修班取得圆满成功。


    22日上午,俞可平教授作了题为“全球化与当代世界”的主题演讲。俞可平教授首先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与全球治理变革的关系,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散,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产物。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化进程造成了重大挫折,但从长远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并不能阻止全球化进程的向前推进,相反新冠肺炎疫情将促使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进一步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接着,他在明确界定“全球化”概念的基础上,作出了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的科学判断,并指出全球化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其内部充斥着普遍性和特殊性、一体化和分裂化、单一化和多样化、国际化和本土化等多重矛盾,既有利于世界主义,亦助长了民族主义。然后,他讲述了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全球风险的关系,就全球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落脚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上,指出改革开放不仅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最后,俞可平教授强调,如今全球化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正在严重阻碍全球化进程的正常推进,人类需要反思全球化,将其纳入更加理性和公正的航道。


    随后,吴志成教授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周边安全治理”作了主题演讲。吴志成教授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周邻海陆安全面临的挑战”“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美国因素”“中国周边安全与新时代中国外交”四个方面进行了授课,并就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遏制,如何更科学外交布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他从世界、美国、中国、中美关系四个视角去分析世界全局、主要国家、大国关系三个因素,指出大变局是对当前国际形势的重大判断和科学分析,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接近中国梦的实现。其次,他分析了中国周边环境邻国多、大国多、核国多、热点多、纠纷多的特点,指出中国周临安而不稳、面临诸多挑战。再次,他梳理了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美国因素,指出美国战略中心东移,中国快速发展打破实力平衡,中美战略互信不足、互疑增加等各种因素都是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产生威胁的原因。最后,吴志成教授对新时代中国外交进行了简要阐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要始终坚持行大道、利天下的大国特色外交,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2日下午,蔡拓教授就“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博弈与融合”进行了主题演讲。蔡拓教授详细介绍了全球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内涵与要义,指出全球主义是一种倡导类本质、类主体的政治哲学,国家主义则信奉国家理性,追求国家权力和利益的最大化。接下来他对1991-2020年即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博弈的过程进行了历史回顾,认为第一个十年即1991-2000年是全球主义高歌猛进的时期;第二个十年即2001-2010年,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陷入僵持;第三个十年即2011-2020年,国家主义强势回归。基于此判断,蔡拓教授提出了将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相融合的观点,对“全球主义观照下的国家主义”进行了新的理论解读。他认为,“全球主义观照下的国家主义”不仅具有理论的活力,更能够矫正全球化的偏颇与失误,坚守全球化的大方向;促进全球治理原则与体系的反思与重建;破除国家崇拜,遏制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狂潮;强化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随后,方伟晶教授围绕“华人全球迁移模式”这一主题,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方伟晶教授指出,如今海外生活着大量华人,他们的移民历史悠久,散布在所有大洲,因而海外华人群体始终是移民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针对以往华人迁移研究的局限,他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中国移民的总体模式是什么,他们为什么选择一个国家而不是另一个国家,通常选择的国家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对比新古典主义模型、新迁移经济模型、世界系统模型、智力外流模型等一系列解释模型,最终发现智力外流模型在研究华人移民问题中具有最显著的解释力。方伟晶教授对华人迁移模式的研究,启示各位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尝试,最终找到最佳研究方法。



    研修班最后,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耿协峰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亚欧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旭副教授共同主持了交流研讨。交流讨论中,学员们围绕四位主讲专家的讲座内容和全球治理的一些相关话题展开了讨论,并就各自学校开设和计划开设全球治理相关课程的情况作了介绍,就研修班的持续常态化举办提出了热烈建议。耿协峰教授就历届全球治理概论教师研修班的开展情况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全球治理通选课的情况作了介绍,并表达了对西安交通大学承办此次研修班的特别感谢,以及对北京大学出版社长期支持开展此类研修活动的感谢。朱旭副教授对本次研修班作了总结,他再次对各位专家和研修班学员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各位学界同仁在以后能多多交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本届研修班虽经历疫情冲击而推迟并缩短了会期,但在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处和亚欧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得以与1121日“‘丝绸之路’全球治理学术研讨会”联袂举办,并且首次尝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政法大学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