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机构首页 >>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名誉所长蔡拓教授发表线下学术讲座 “世界主义视角下的全球治理”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1日

    20239810:00—11:50,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名誉所长蔡拓教授于本所全体师生新学期工作会和迎新会上发表题为“世界主义视角下的全球治理”的学术讲座。

    在本场讲座中,蔡拓教授由全球治理的理论前提谈起,指出全球治理要“明确三个认同,坚守两根支柱,划清一个界限”。“三个认同”即认同全球化的客观性、全球相互依存的现实性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全球性。承认上述三个认同,意味着我们必须立足于全球视角、意识、平台去认识和应对不断呈现的全球事务、现象、关系与问题;基于此,全球治理要坚守全球主义的价值和多元行为体这两根支柱,在对人类共同利益、意愿、权利予以关注的同时重视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改变把全球治理混同为国际治理(本质上是国家行为体的协调与共治)的误区,破除国家中心主义,在理念、组织构建与机制运行等方面平衡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推动多元行为体的共治。

    在对全球化、全球治理进行充分的、理论化解析的基础上,蔡拓教授将话题转向了对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的世界主义上来。世界主义以个体主义和普遍主义为理论内核,既以个人为本体去认识事物和处理关系,又强调事物和关系的整体性,主张个体的权利、价值和道德地位具有全球空间的普遍适用性。其内在的对个体权利和道德地位平等性的强调、对世界范围内公正性的追求以及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关切以全球为舞台和框架,符合上述“三个认同”,与全球主义所要求的对人类共同性、整体性认同的价值相吻合,又在对他者的尊重与接纳中与全球主义的诉求相契合。这种对人类社会生活中熟悉的各种地方性与边界性的反思与超越是世界主义与全球治理的共同本质与核心,所以系统地了解、探究世界主义,无疑有助于我们从学理上更深刻地把握全球治理。但从现有境况上来看,世界主义与全球治理又都面临着问题。世界主义因概念的多元涵义与理解出现了强势世界主义与弱势世界主义(极端世界主义与温和世界主义)、有根的世界主义(阿提亚)、本土的世界主义(霍米ž巴巴)、世界主义化、现实的世界主义(贝克)、个体主义的世界主义与全球主义的世界主义……而全球治理则在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陷入困境,它既有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间的张力,又有人类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还涵盖对国际社会的共同意愿与国家民族的特殊意愿与要求的考量。从深层次看,如何理解普遍伦理道德的一元性、唯一性,如何理解(抑或尊重)特殊群体伦理道德的差异性,如何协调人类共同利益与各国、各民族利益都是不可回避的重点。

    蔡拓教授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在于全球主义观照下的国家主义。首先要以全球主义为观照与驱动,在全球化时代,要始终站在全球主义的制高点上,清楚地把握人类发展的大趋势,认识到相互依存已成为人类的内在生活方式;同时,在审视和处理全球化背景下的诸多问题与事务中,还需要对国家所面临问题的清醒认识、对国家意愿和利益的理性评估以及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客观定位,因此又要有国家主义的基点和目标;在对尺度与过程的把握上则要坚持历史主义,倡导审视和处理人类社会生活的条件论、过程论与发展论三原则;全球主义观照下的国家主义也决不能缺失理想主义的关怀与追求。虽然国家在现实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无论是主体、空间、制度还是价值都有鲜明的国家性特征,但全球主义代表着人类文明前行的趋势,也是人类特有的不断超越现实追求更美好未来的文化性的体现。

    重视和强化全球性与地方性关系的研究则是未来全球治理的着力点,面对全球性、地方性的互动与相互潜入这一基本事实,应明确全球性与地方性关系的症结(深入探究地方性的政治权力、社会制度、文化特性与偏好、历史传统如何影响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进程,如何展开全球性与地方性的博弈,并取得不同程度的妥协、平衡,当然也可能失败)。在相应的理论阐释上,蔡拓教授指出全球性与地方性的互动是理解、推进全球治理的轴心。从本体论和价值论上讲,我们应立足于全球和全球性,也就是认同人类这个新的主体、本体,认同全球性所内生的全球主义价值。从过程论和实践论上讲,我们又应更多地关注地方和地方性。只有地方认同开放性、流动性,不是拒斥全球和全球性,而是在尊重和考量地方特殊性与需求的基础上接纳、融入全球性,全球治理才能获得实质性推进。这就是起点论和过程论的协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协调,也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忽视排斥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蔡拓教授特意点明,这里地方与地方性,主要是指区域、国家、民族以及次国家意义上的地区与社群(如城市、族群、政党、诸多民间社团与非政府组织及其它们所呈现的特性)。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和研究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家、民族的互动(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还要关注和研究区域(区域主义),次国家意义上的地区、社群与全球化、全球治理的互动。因此用全球性与地方性来概括这种互动,比我们所熟悉的全球性与国家性的互动覆盖面更广。

    讲座最后,研究所全体师生就讲座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引发了大家对全球学研究的进一步思考。本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政法大学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